心系百姓解憂愁——記杜集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武興斌
今年57歲的武興斌是杜集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,在工作中,他積極響應上級號召,參與開展“聚民意,惠民生”走訪活動,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,收集社情民意、群眾訴求,及時將群眾的呼聲和意愿轉化為議案和建議,為杜集區礦山集街道辦事處的經濟發展多助力,為民生改善多獻策。
走近群眾解難題
武興斌不僅是一名區人大代表,也是雙龍社區黨總支書記。杜集區雙龍社區是2019年企業改制社區,基礎設施急需提升,居民人口較多。武興斌擔任社區書記后,暗下決心,要切切實實為民辦事。他說:“我要多走訪社區居民,多了解居民的心里訴求,多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?!?/p>
武興斌說到做到。每天上班前下班后,他都要到社區居民樓走走轉轉,聽聽群眾們在做什么,在聊什么,有什么需求,需要什么幫助。社區的樓道巷尾隨處可見他的身影,他把入戶走訪列為每日重要工作內容,將“聚民意,惠民生”走訪群眾工作落實落細落地生根。
今年一月初,武興斌在例行走訪中了解到,礦西自由村的平房樓頂防水層老化嚴重,36戶住戶家中出現房屋漏雨現象。他立即將該情況形成書面意見建議上報街道人大工委及相關部門,同時積極協調雙龍公司,通過多方努力,1月26日成功完成修繕工作??粗藓玫奈蓓?,一位居民感動地說:“我這幾天正為漏雨這事愁著呢,一人實在是沒辦法修理,多虧社區書記的幫忙,房子現在修好不漏雨了,非常感謝他?!?/p>
化解矛盾探新路
武興斌說:“始終把人民放心上,想方設法要去滿足群眾的需求、解決群眾面臨的困難,這就是我應該做的事?!彪S著社會的發展,企業改制的社區管理矛盾越發凸顯,樓房年久失修、道路積水難退、基礎設施損害,再加上社區居住人員構成復雜,種種問題擺在武興斌面前,基層治理問題出現瓶頸。
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怎么解決?武興斌邊干邊想邊摸索。為化解居民的矛盾糾紛,他利用德高望重原社區工作人的資源優勢,在2020年組建了“韓英調解室”“百姓議事亭”,有力有效化解了多次社區居民的矛盾糾紛。
今年6月剛入夏,社區就有兩戶人家因為裝修問題產生矛盾,吵得不可開交。武興斌得知此事,積極聯系雙方協調問題,邀請雙方到社區調解室坐下聊一聊,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最終兩家達成協議握手和解。
這樣的調解只是社區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,幾乎每天都在發生。但群眾事無小事,無論是下水道堵了,還是樓道燈不亮了,抑或是鄰里糾紛,武興斌都第一時間安排處理到位。在武興斌帶領的雙龍社區居委會的不斷努力下,社區和諧了、鄰里和睦了,雙龍社區居民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數不斷在提高。
多年問題終解決
湖濱路西側的沉陷坑四周住著不少群眾,南側低矮潮濕的自建房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,已有十幾年了。尤其是夏天雨水豐沛,容易形成深水坑,水域邊沿垃圾不能及時處理,人居環境質量不高。武興斌多次到實地走訪查看,深入群眾了解居住情況和群眾需求,及時將群眾困難轉化為書面材料報到礦山集辦事處及相關部門。
努力申報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得到審批,今年3月初正式開工建設,塌陷坑周圍也設立了安全防護網,旁邊的花園式休閑健身廣場即將建成供居民使用。周邊的居民說:“武興斌真是人民的好代表,幾十年的沉陷坑變成了休閑式的廣場,有武興斌這樣的人大代表,真是雙龍社區居民的福氣??!”
武興斌說:“我將始終保持一顆人大代表炙熱的責任心,更進一步地開展好‘聚民意、惠民生’活動,把群眾‘急難愁盼’的事情轉化成書面意見建議,第一時間上報協調解決,為實現群眾美好生活的愿望而不懈努力?!?/p>
記者 黃旭 通訊員 張海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