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花盛開 幸福一座城——淮北市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綜述
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,不僅是補齊城市建設短板的現實需要,更是居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熱切期盼。今年以來,位于主城區的相山區東街道,結合文明城市創建,以群眾訴求為出發點,加快推動街巷環境整治,將一條位于幸福社區,曾經路不平、臟亂差、出行難的背街小巷命名“幸福里”。通過升級改造、內外兼修,如今的“幸福里”,科學規劃基礎設施,合理設置服務場所,精心設計可視景觀,“詩和遠方”“我們的歌”和“幸福有方”三個版塊風格不同、精彩各異,“升級”成一道亮麗風景線。
“改造后,更有顏值,也更有內涵,打卡拍照的市民游客是越來越多?!痹凇靶腋@铩?,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亞告訴記者。
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是精神文明創建的龍頭工程,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、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。
我市始終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。在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“兩連冠”的基礎上,今年以來,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抓手,突出創建利民惠民導向,以更高標準、更嚴責任、更實作風、更高效率,將文明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堅持高位推動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等市文明委領導率先垂范,常態帶隊開展“行走淮北”督查活動,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交辦,并第一時間列出問題清單,責任到人,逐一落實,確保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
形成部門合力。市文明辦牽頭制定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考核評價辦法,每月組織對縣區和主創部門進行全面考核,班子成員分工包保、壓實責任,市文明創建督導中心人員全部下沉一線開展日常督查,壓茬推進問題整改。各地各部門攻堅克難、奮勇爭先,推動各項創建工作落細落實落地,常態長效建設更加深入。
加強價值引領。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,評選表彰10戶第二屆淮北市文明家庭、10名第四屆淮北市“新時代好少年”,上榜173位中國好人,在全國百萬人口占比87.5,位居全國第一。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,采取上門詢單、群眾點單、志愿派單等方式,開展送理論、送政策、送法律等志愿服務3600余場次,文明風尚不斷彰顯。
優化人居環境。改造老舊小區58個,涉及2136棟18441戶居民。動態清理“城市牛皮癬”,清除城區各類非法小廣告及條幅8100余處。開展垃圾分類示范建設,還原道路本色71條。開展移風易俗,整治農村人居環境。深化文明交通宣傳引導,對13條城市主次干道進行綠波線性協調控制,通行效率整體提升9.6%。
推動群眾有感。結合暖民心行動,聚焦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統籌實施“10+5”專項整治提升行動。采取周考月評、暗訪曝光、交辦整改、跟蹤問效等督查考核辦法,推動行走淮北督查問題整改達到98.72%,用扎實的創建成效讓群眾更加有感。
文明無止境,創建不停步。我市還堅持“得者有得、好人好報”價值導向,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深入挖掘推薦評議身邊好人,壯大好人群體,創新推行職業發展、醫療保健、公交出行、走訪慰問、重大活動、宣傳表彰六重禮遇褒獎“身邊好人”機制,設置好人榮譽墻、好人榜、好人長廊、好人館等宣傳陣地500余處,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促進市民群眾思想覺悟、道德水準、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,好人名片更加響亮。扎實開展“我們的節日”、誠信建設和網絡文明傳播等系列活動,積極推進文明旅游、文明餐桌、文明上網,垃圾分類、光盤行動、禮讓斑馬線等深入人心,文明風尚更加彰顯。
文明如水,潤物無聲。如今,漫步相城街頭,“紅馬甲”隨處可見,老舊小區改造一新,交通秩序井然有序,凡人善舉層出不窮,崇德向善蔚然成風。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、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同時,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續增強。
■?首席記者 肖干 通訊員 焦洋